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技术提升【4.2】

  • 时间:2025-11-26 22:51 作者: 来源: 阅读:0
  • 扫一扫,手机访问
摘要:7.3.2    配置 SNMP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一个标准的用于管理 IP 网络上结点的协议。 SNMP 由一组网络管理的标准组成,包含一个应用层协议( application layer protocol)、数据库模型( database schema)和一组资源对象。该协议能
7.3.2    配置 SNMP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一个标准的用于管理 IP 网络上结点的协议。 SNMP 由一组网络管理的标准组成,包含一个应用层协议( application layer protocol)、数据库模型( database schema)和一组资源对象。该协议能够支持网络管理系统,提供了一种从网络上的设备中收集网络管理信息的方法,也为设备向网络管理工作站报告问题和错误提供了一种方法。

1. SNMP 简介

SNMP 是应用层协议,是 TCP/IP 协议簇的一部分,是一个从网络上的设备收集管理信息的公用通信协议。 SNMP 是管理进程( NMS)和代理进程( Agent)之间的通信协议。它规定了在网络环境中对设备进行监视和管理的标准化管理框架、通信的公共语言、相应的安全和访问控制机制。通过将 SNMP 嵌入数据通信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或防火墙中,就可以从一个网管工作站管理这些设备,查询设备信息、修改设备的参数值、监控设备状态、自动发现网络故障、生成报告等,并以图形方式查看信息。

 SNMP 组成

使用 SNMP 进行网络管理需要几个重要部分,即管理信息库(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MIB)、管理代理( Agent)和网络管理系统(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NMS)。

① 管理信息库

管理信息库是对象的集合,它代表网络中可以管理的资源和设备。任何一个被管理的资源都表示成一个对象,称为被管理的对象。定义了被管理对象的一系列属性:对象的名称、对象的访问权限和对象的数据类型等。每个 Agent 都有自己的 MIB。 MIB 也可以看作是 NMS 和Agent 之间的一个接口,通过这个接口, NMS 可以对 Agent 中的每一个被管理对象进行读/写操作,从而达到管理和监控设备的目的。

由于 MIB 有公共的格式,因此,可以借助 SNMP 管理工具收集 MIB 信息,并在管理控制台上呈现给网络管理员。从管理者的角度看,所有的网络管理操作都通过对 MIB 对象的读写、创建和删除完成。 MIB 由节点上的 SNMP 代理负责维护, SNMP 代理使用 SNMP 网络管理协议与管理者进行信息交互,把来自管理者的命令或请求转换为本设备特有的指令,完成管理者的指示,并对 MIB 对象进行相应的修改。

② 管理代理

管理代理是一种网络设备的应用模块,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无线接入点、网络防火墙等每一个被管理的设备有一个管理代理,用于维护被管理设备的信息数据并响应 NMS 的请求,把管理数据汇报给发送请求的 NMS。 Agent 接收到 NMS 的请求信息后,完成查询或修改操作,并把操作结果发送给 NMS,完成响应。同时,当设备发生故障或者其他事件的时候, Agent 会主动发送陷阱信息给 NMS,通知设备当前的状态变化。

③ 网络管理系统

网络管理系统是网络中的管理者,是一个利用 SNMP 协议对网络设备进行管理和监视的系统,它使用 SNMP 协议发出管理操作的指令,并接受来自 SNMP 代理的通知。 NMS 既可以指一台专门用来进行网络管理的服务器,也可以指某个设备中执行管理功能的一个应用程序。

NMS 的基本功能是取得、设置和接收代理发送的意外信息。取得,是指 NMS 发送请求,代理根据这个请求回送相应的数据。设置,是指 NMS 设置管理对象(也就是代理)的值。接收,是指代理可以在 NMS 未请求的状态下,接收代理发送的意外信息,向 NMS 报告发生的意外情况。也就是说, NMS 既可以主动向代理发出请求,查询或修改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参数值。同时, NMS 可以被动接收代理主动发送的陷阱信息,以获知被管理设备当前的状态。

 SNMP 版本

SNMP 主要有 SNMPv1、 SNMPV2c、 SNMPv3 几种最常用的版本。

① SNMPv1

SNMPv1 是 SNMP 协议的最初版本,提供最小限度的网络管理功能。 SNMPv1 的 SMI 和MIB 都比较简单,且存在较多安全缺陷。

SNMPv1 采用团体名认证。团体名的作用类似于密码,用来限制 NMS 对 Agent 的访问。如果 SNMP 报文携带的团体名没有得到 NMS/Agent 的认可,该报文将被丢弃。

② SNMPv2c

SNMPv2c 也采用团体名认证。在兼容 SNMPv1 的同时又扩充了 SNMPv1 的功能:它提供了更多的操作类型( GetBulk 操作等);支持更多的数据类型( Counter32 等);提供了更丰富的错误代码,能够更细致地区分错误。

③ SNMPv3

SNMPv3 主要在安全性方面进行了增强,它采用了 USM 和 VACM 技术。 USM 提供了认证和加密功能, VACM 确定用户是否允许访问特定的 MIB 对象以及访问方式。

USM(基于用户的安全模型)。 USM 引入了用户名和组的概念,可以设置认证和加密功能。认证用于验证报文发送方的合法性,避免非法用户的访问;加密则是对 NMS 和 Agent 之间传输的报文进行加密,以免被窃听。通过有无认证和有无加密等功能组合,可以为 NMS 和Agent 之间的通信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VACM(基于视图的访问控制模型)。 VACM 技术定义了组、安全等级、上下文、 MIB 视图、访问策略五个元素,这些元素同时决定用户是否具有访问的权限,只有具有了访问权限的用户才能管理操作对象。在同一个 SNMP 实体上可以定义不同的组,组与 MIB 视图绑定,组内又可以定义多个用户。当使用某个用户名进行访问的时候,只能访问对应的 MIB 视图定义的对象。

 SNMP 操作

SNMP 支持多种操作,主要为以下几种基本操作:

① get-request 从指定的变量中获取一个值。

② get-next-request 从表内指定的变量中获取一个值。借助该操作, NMS 无需知晓准确的变量名称,而是按顺序在表内查找需要的变量。

③ get-bulk-request 获取大块数据,如表内的多行数据,而不是传输许多小块数据。该
命令只由 SNMPv2 及后续版本提供。
④ get-response 对 NMS 发送的 get-request、 get-next-request 和 set-request 做出答复
⑤ set-request 将一个值存储至指定变量。
⑥ trap 当某些事件发生时, SNMP Agent 向 NMS 主动发出的消息。
执行前 4 种操作时设备使用 UDP 协议采用 161 端口发送报文,执行 Trap 操作时设备使用
UDP 协议采用 162 端口发送报文。由于收发采用了不同的端口号,所以一台设备可以同时作
为 Agent 和 NMS。
 SNMP 代理的功能
SNMP 代理用 get 报文来检测被管理对象的状况,用 set 报文来改变各被管对象的状况。
也就是说, SNMP 代理以下述两种方式回应 NMS 的请求:
① Get 一个 MIB 变量——SNMP 代理回应来自 NMS 的请求时开始启用该功能。 Agent
从请求的 MIB 变量中获取数值,并将其反馈给 NMS。
② Set 一个 MIB 变量——SNMP 代理回应来自 NMS 的消息时开始启用该功能。 Agent
将 MIB 变量值修改为 NMS 的请求值。
SNMP 代理也主动发送陷阱消息,以通知 NMS 在 Agent 上已经发生了重要事件。
 SNMP 字符串
SNMP 字符串像嵌入的密码一样,用于认证对 MIB 对象和特性的访问。 NMS 若欲访问交
换机,其字符串必须与交换机上定义的三个字符串中的至少一个完全相同。
字符串可有下列属性之一:
① Read-only( RO)——赋予认证管理工作站读取访问 MIB 所有对象(团体字符串除外)
的权利,但是,不允许写访问。
② Read-wirte( RW)——赋予认证管理工作站读取和写入访问 MIB 所有对象的权利,但
是,不允许访问团体字符串。
③ Read-wirte-all——赋予认证管理工作站读取和写入访问 MIB 所有对象的权利,包括团
体字符串。
 SNMP 的技术特点
SNMP 具有以下技术优点:
① 基于 TCP/IP 互联网的标准协议,传输层协议一般采用 UDP。
② 自动化网络管理。网络管理员可以利用 SNMP 平台在网络上的节点检索信息、修改信
息、发现故障、完成故障诊断、进行容量规划和生成报告。
③ 屏蔽不同设备的物理差异,实现对不同厂商产品的自动化管理。 SNMP 只提供最基本
的功能集,使得管理任务与被管设备的物理特性和实际网络类型相对独立,从而实现对不同厂
商设备的管理。
④ 简单的请求—应答方式和主动通告方式相结合,并有超时和重传机制。
⑤ 报文种类少,报文格式简单,方便解析,易于实现。
⑥ SNMPv3 版本提供了认证和加密安全机制,以及基于用户和视图的访问控制功能,增
强了安全性。

2. SNMP 默认配置

表 7-3 显示了 SNMP 的默认配置。

3. SNMP 配置策略
配置 SNMP 时,应当遵循以下策略:
 一个 SNMP 组是映射 SNMP 用户至 SNMP 视图的一张表。 SNMP 用户是 SNMP 组的
成员。 SNMP 主机是 SNMP 陷阱操作的接受者。 SNMP Engine ID 是本地或远程 SNMP
引擎的名称。在配置 SNMP 时,应当遵循以下策略。
 在配置 SNMP 组时,不要指定通知视图。 Snmp-server host 全局配置命令将自动生成
通知视图,并将其与用户一起添加至组。修改组通知视图将会对组内的所有用户都
产生影响。
 配置远程用户时,需要为远程设备的 SNMP 代理指定 IP 地址或端口号。
 在为远程用户配置特别代理之前,需要使用带有 remote 选项的 snmp-server engineID
全局配置命令配置 SNMP 引擎 ID。远程代理的 SNMP 引擎 ID 和用户密码被用于安
全认证。如果没有预先配置远程引擎 ID,配置命令将会失败。
 当配置 SNMP 通知时,需要为 SNMP 数据库中的远程代理配置 SNMP 引擎 ID,以发
送代理请求或通知。
 如果本地用户没有关联至远程主机,交换机将不发送认证级别的 auth (authNoPriv)和
priv (authPriv)通知。
 修改 SNMP 引擎 ID 值会产生重要影响。用户密码(在命令行输入)将转换为基于密
码和本地引擎 ID 的 MD5 或 SHA 安全摘要,原命令行密码被删除。引擎 ID 数值被
修改时, SNMPv3 用户的安全摘要将会无效,需要使用 snmp-server user nsername 全
局配置命令重新配置 SNMP 用户。同样,团体字符串也需要重要配置。
4. 禁用 SNMP 代理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 no snmp-server 命令,即可禁用 SNMP 代理。

7.3.3 配置 RMON

RMON( Remote Monitor)远程监控是一个标准监控规范,它可以使各种网络监控器和控
制台系统之间交换网络监控数据,为网络管理员选择符合指定网络需求的控制台和网络监控探
测器提供了更多的自由。

1. RMON 默认配置
交换机 RMON 支持 SNMP 的 1、 2、 3、 9 组内容。
 统计组。统计组( statistics)是 RMON 中的第 1 组,统计组统计被监控的每个子网的
基本统计信息。目前只能对网络设备的以太网接口进行监控和统计。
 历史组。历史组( history)是 RMON 中的第 2 组,历史组定期地收集统计网络值的
记录并为日后的处理把统计存储起来。它包含两个小组。其中, HistoryControl 组用
来设置采样间隔时间等控制信息; EthernetHistory 组为管理员提供有关网段流量、错
误包、广播包、利用率,以及碰撞次数等其他统计信息的历史数据。
 警报组。警报组( alarm)是 RMON 中的第 3 组,以指定的时间间隔监控一个特定的
MIB(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对象,当这个 MIB 对象的值超过一个设定的上
限值或低于一个设定的下限值时,会触发一个警报。警报被当作事件来处理,处理
事件的方式可以是记录日志或发送 SNMP Trap(陷阱)的方式。
 事件组。事件组( event)是 RMON 中的第 9 组,决定当由于警报而产生事件时,处
理行为产生一个日志记录表项或者一个 SNMP Trap。
RMON 在默认情况下是禁用的,警告和过滤都没有被配置。在交换机上只有 RMON1 被
支持。
2. 配置 RMON 警报和事件
可以使用 CLI 或 SNMP 网络管理工作站配置交换机 RMON。建议使用 NMS(网络管理
工作站)上的一般的 RMON 管理工具来实现 RMON 的管理,以便充分利用 RMON 的网络管
理功能。当然,也必须在交换机上配置 SNMP 以访问 RMON MIB 对象。
在特权 Exec 模式下开始,启用 RMON 警告和过滤。
①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 # configure terminal
② 设置针对一个 MIB 对象的报警功能。 number 用于指定这个 alarm 表项的索引,取值
范围是 1~65535。 Variable 表示要监控的 MIB 的变量标识符,该变量必须是整型类数据类型。
interval 用于指定采样的时间间隔,单位为秒,取值范围为 1~2147483647s。关键字 delta 表示
取样的值,指 MIB 变量在两次取样间值的变化;关键字 absolute 表示直接使用 MIB 变量的值
作为取样值。 Value 用于指定警报触发的条件,即当 MIB 变量的值变化成大于关键字
rising-threshold 后面指定的 value 值(从小于这个值变成大于这个值),或者变成小于关键字
falling-threshold 后面指定的 value 值时即触发警报。 Value 后所跟的值取值范围是-2 147 483 648~
2 147 483 647。 event-number(可选)表示报警引发的事件产生时,指定事件组产生事件表项
的索引,若不指定则不会产生相应的事件。这个值的取值范围为 1~65 535。 string(可选)用
于标识这个报警表项的拥有者。
Switch( config) # rmon alarm number variable interval {absolute | delta}
rising-threshold value [event-number] falling-threshold value [event-number]
[owner string]
③ 当警报产生时,增加相应的事件表项并做相应的处理。 number 表示事件表项的索引,和上面设置的 event-number 对应。一个警报产生时,若警报指定的 event-number 对应的事件
表项( number 等于 event-number)不存在,则不会产生对应的事件。该值的取值范围为 1~
65 535。 Log(可选)输入这个关键值,则警报产生时,会将这个事件记录到日志中。 trap(可
选)输入这个关键值,则警报产生时,会产生一个 SNAP Trap。 community(可选)发送 Trap
时使用的认证名。 description string(可选)对这个事件的描述。 owner string(可选)标志这个
事件的拥有者。
Switch(config) # rmon event number [description string] [log] [owner string]
[trap community]
④ 返回特权 Exec 模式。
Switch(config) # end
⑤ 校验配置。
Switch # show running-config
⑥ 保存配置。
Switch # 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禁用警告,使用“ no rmon alarm number”全局配置命令,不能立即禁用所有已配置的警
告。禁用事件,使用“ no rmon event number”全局配置命令。
3. 创建历史表组项
必须首先配置 RMON 警告和事件来显示收集的信息。
在特权 Exec 模式下开始,下面的步骤是在接口上创建历史表组项。
①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 # configure terminal
② 指定要收集历史表的接口,并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 # interface interface-id
③ 创建历史表组项。 Index 用于指定这个历史记录配置表项的索引,值的范围是 1~
65 535。 owner ownername(可选)标志这个表项的拥有者。 buckets 表示每次采样的数据将被
保存下来, bucket-number 的值指定了保存每次采样数据的历史记录的最大表项个数。如果历
史记录已满,则新的采样数据将覆盖最老的一次采样数据记录。取值范围是 1~65 535,默认
值为 10。 interval 指定采样的时间间隔,单位为秒,范围为 1~3 600 s,缺省为 1 800 s。
Switch( config-if) # rmon collection history index [buckets bucket-number]
[interval seconds] [owner ownername]
④ 返回特权 Exec 模式。
Switch(config-if) # end
⑤ 校验配置。
Switch # show running-config
⑥ 显示交换机历史中表的内容。

Switch(config) # show rmon history

⑦ 保存配置。

Switch # 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禁用历史收集,使用“ no rmon collection history index”接口配置命令。

  • 全部评论(0)
最新发布的资讯信息
【系统环境|】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技术提升【4.3】(2025-11-26 22:52)
【系统环境|】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技术提升【4.2】(2025-11-26 22:51)
【系统环境|】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技术提升【4.1】(2025-11-26 22:51)
【系统环境|】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技术提升【4.0】(2025-11-26 22:50)
【系统环境|】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技术提升【3.9】(2025-11-26 22:50)
【系统环境|】i.mx8 HDMI显示分辨率异常(软件排查)(2025-11-26 22:49)
【系统环境|】Node.js环境变量配置实战(2025-11-26 22:49)
【系统环境|】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技术提升【3.8】(2025-11-26 22:48)
【系统环境|】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技术提升【3.7】(2025-11-26 22:48)
【系统环境|】10.MHA的部署(2025-11-26 22:47)
手机二维码手机访问领取大礼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