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idian 是一款强大的、以本地存储为核心的知识管理和笔记应用程序。它使用 Markdown 文件来存储您的笔记,并通过双向链接功能帮助您建立笔记之间的联系,从而构建出属于您个人的、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或称“第二大脑”)。
它的核心特点包括:
本地优先:您的所有笔记都以标准的
.md (Markdown) 文件形式存储在您的本地设备上,无需担心服务器故障导致数据丢失,同时也保障了隐私和安全。双向链接:这是 Obsidian 的核心理念。当您在笔记 A 中链接到笔记 B 时,Obsidian 会自动在笔记 B 中生成一个“反向链接”。这有助于您发现知识之间的隐秘联系,形成可视化的“知识图谱”。强大的扩展性:拥有丰富的插件生态系统和社区主题,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 Obsidian 的功能和外观。多平台支持:支持 Windows、macOS、Linux 系统,以及 iOS 和 Android 移动端。
https://obsidian.md/download,下载并安装适合您操作系统的版本。创建知识库(Vault):首次启动 Obsidian,会提示您创建一个新的“知识库”。这实际上是一个本地文件夹,用于存放您所有的笔记和附件。界面熟悉:
左侧边栏:包含文件列表、搜索等功能。中间编辑区:撰写和编辑笔记的主要区域。右侧面板:可以打开“关系图谱”(Graph View)等功能,直观展示笔记间的链接关系。
在左侧边栏点击“新建笔记”按钮。
为笔记起一个清晰的标题。
使用 Markdown 语法开始编辑。如果您不熟悉 Markdown,下文有简单介绍。
# 我的第一篇笔记
这是我在 **Obsidian** 中的第一篇笔记!
- 这是一个列表项
- 这里我链接到另一篇笔记:[[我的第二篇笔记]]
Obsidian 使用 Markdown 进行排版,这是一种轻量级标记语言,简单易学。
| 样式 | 语法 | 效果 |
|---|---|---|
| 标题 |
# 一级标题、
## 二级标题 | 不同级别的标题 |
| 加粗 |
**加粗文本** | 加粗文本 |
| 斜体 |
*斜体文本* | 斜体文本 |
| 高亮 |
==高亮文本== | 高亮文本 |
| 链接 |
URL 或
[[内部笔记]] | 外部链接或内部笔记链接 |
| 无序列表 |
- 项目 | 列表项目 |
| 任务列表 |
- [ ] 任务 | 未完成任务
- [x] 表示已完成 |
[[,系统会提示您选择库中已有的笔记,从而创建链接。反向链接:在笔记的右侧面板中,可以找到“反向链接”视图,查看所有链接到当前笔记的其他笔记。关系图谱:点击左侧边栏的“关系图谱”图标,可以可视化地查看所有笔记之间的链接网络,这是 Obsidian 最吸引人的功能之一。
Obsidian 可以在设置对各个功能(包括插件)进行快捷键设置,以下是默认的一些快捷键。
| 功能 | Windows/Linux | macOS |
|---|---|---|
| 新建笔记 | Ctrl+N | Cmd+N |
| 保存当前笔记 | Ctrl+S | Cmd+S |
| 切换编辑/预览模式 | Ctrl+E | Cmd+E |
| 插入代码块 | Ctrl+Alt+C | Cmd+Opt+C |
| 插入数学公式块 | Ctrl+Alt+M | Cmd+Opt+M |
| 插入当前时间 | Ctrl+; | Cmd+; |
| 功能 | Windows/Linux | macOS |
|---|---|---|
| 全局搜索 | Ctrl+Shift+F | Cmd+Shift+F |
| 搜索当前笔记 | Ctrl+F | Cmd+F |
| 打开快速切换器 | Ctrl+O | Cmd+O |
| 显示/隐藏侧边栏 | Ctrl+Shift+L | Cmd+Shift+L |
| 切换最近文件 | Ctrl+Tab | Cmd+Tab |
| 功能 | Windows/Linux | macOS |
|---|---|---|
| 加粗文本 | Ctrl+B | Cmd+B |
| 斜体文本 | Ctrl+I | Cmd+I |
| 高亮文本 | Ctrl+Shift+H | Cmd+Shift+H |
| 插入链接 | Ctrl+K | Cmd+K |
| 插入图片 | Ctrl+Shift+I | Cmd+Shift+I |
| 转换为标题1-6 | Ctrl+1~6 | Cmd+1~6 |
| 功能 | 插件 | Windows/Linux | macOS |
|---|---|---|---|
| 新建Excalidraw绘图 | Excalidraw | Ctrl+Alt+E | Cmd+Opt+E |
| 打开命令面板 | Core | Ctrl+P | Cmd+P |
| 切换日/夜间模式 | Core | Ctrl+Shift+D | Cmd+Shift+D |
| 折叠所有标题 | Outliner | Ctrl+Shift+↓ | Cmd+Shift+↓ |
| 功能 | Windows/Linux | macOS |
|---|---|---|
| 拆分编辑器 | Ctrl+Shift+Enter | Cmd+Shift+Enter |
| 移动行向上/下 | Alt+↑/↓ | Opt+↑/↓ |
| 复制当前行 | Shift+Alt+↓ | Shift+Opt+↓ |
| 跳转到定义 | F12 | F12 |
Ctrl/Cmd+, 进入设置 → 快捷键 自定义安装
Hotkeys++ 插件可扩展更多组合键移动端长按屏幕可唤出快捷菜单
Obsidian 的插件能极大扩展其功能。您需要在
设置 ->
核心插件 中先启用所需的核心插件,然后进入
设置 ->
社区插件 中关闭安全模式,才能浏览和安装社区插件。
| 插件名称 | 功能描述 | 推荐度 |
|---|---|---|
| Editing Toolbar | 在编辑区上方添加一个快捷工具栏,方便进行加粗、插入链接等操作,尤其适合不熟悉 Markdown 快捷键的用户。 | ★★★★★ |
| Calendar | 强大的日历插件,可以快速创建和管理日记/周记。点击日期即可创建或打开当天的日记。 | ★★★★★ |
| Templater | 比核心"模板"插件更强大的模板工具,支持动态内容(如自动插入日期、标题等),可以自定义复杂的笔记模板。 | ★★★★☆ |
| QuickAdd | 快速捕获想法或创建特定类型的笔记,可以通过命令面板快速调用,极大提升记录效率。 | ★★★★☆ |
| 插件名称 | 功能描述 | 推荐度 |
|---|---|---|
| Dataview | 高级插件,允许您使用类 JavaScript 代码查询和过滤库中的笔记,从而自动生成动态列表(如"显示所有带有
#todo 标签的笔记"),堪称"笔记数据库"。 | ★★★★☆ |
| Kanban | 在 Obsidian 内创建看板板,非常适合用于项目管理、任务跟踪和个人工作流管理。 | ★★★★☆ |
| Mind Map | 将当前笔记的标题结构一键转换为思维导图,便于梳理思路。 | ★★★☆☆ |
| Excalidraw | 强烈推荐!一个功能丰富的画板插件,支持手绘风格的涂鸦、绘制图形。它不仅能画图,还能将绘制的元素与笔记内部链接,实现真正的"视觉化笔记"。 | ★★★★★ |
| 插件名称 | 功能描述 | 推荐度 |
|---|---|---|
| Obsidian Git | 使用 Git 版本控制系统自动备份您的知识库。对于有编程基础的用户来说,这是最可靠的备份和版本管理方式。 | ★★★★★ |
| Clear Unused Images | 自动扫描并清理笔记中未被引用的图片文件,解决手动删除的麻烦,保持库的整洁。 | ★★★★☆ |
| Homepage | 设置一个特定的笔记作为每次打开 Obsidian 时的主页,例如一个导航仪表板,提升使用体验。 | ★★★★☆ |
| 插件名称 | 功能描述 | 推荐度 |
|---|---|---|
| Copilot | 官方AI助手插件,支持自然语言处理笔记内容,可自动生成摘要、回答问题、扩展思路等。 | ★★★★★ |
| Text Generator | 集成OpenAI等AI模型,可在笔记中直接生成内容、改写文本或进行头脑风暴。 | ★★★★☆ |
| Smart Connections | 使用AI分析笔记间的语义关联,自动发现并显示相关内容,帮助建立知识网络。 | ★★★★☆ |
| AI Research Assistant | 专为学术研究设计,可自动提取论文关键信息、生成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 ★★★★☆ |
由于笔记存储在本地,备份至关重要。
官方同步服务 (Obsidian Sync):付费服务,稳定、安全、跨设备同步,支持端到端加密。第三方云盘:将整个知识库文件夹放在如 iCloud Drive、OneDrive、Dropbox 或国内的坚果云等同步盘目录下,利用云盘进行同步。Git插件备份:使用 Obsidian Git 插件,将知识库同步到 GitHub 等代码托管平台,同时获得版本控制功能。警告:避免同时使用多种同步方式(如官方同步 + iCloud),可能导致文件冲突和数据丢失。
安装Obsidian Git后,在插件设置中对Git插件进行配置,可通过如下配置实现自动同步:
定时同步:这是最基础的自动化方式。在插件设置中,找到类似“Auto commit interval (minutes)”的选项,并设置一个时间间隔(例如15分钟)。启用后,插件会定期检查更改并执行提交(和推送)。
基于文件变化的同步:对于写作和频繁编辑的场景,可以启用“Auto backup after file change”或类似选项。这样,当你停止编辑一段时间(如2分钟)后,插件会自动触发备份,响应更及时。
自动拉取与推送:为了在多设备间保持同步,建议启用“Auto push”选项,让本地提交能自动推送到远程仓库。同时,可以考虑启用“Pull on startup”(启动时拉取)或设置自动拉取间隔,确保打开Obsidian时能获取到其他设备的最新更改。
忽略不必要的文件:为了保持仓库清洁和同步效率,建议在笔记库根目录创建
.gitignore文件,排除如.trash/(回收站)、
提交备注完全可以实现有意义的自动命名,这通过提交信息模板来实现。你可以在插件设置中找到“Commit message”或类似的输入框,使用预定义的变量来定制格式。
常用的模板变量包括:
{{date}}:插入当前日期和时间。你还可以通过“Commit date format”设置自定义格式,例如
YYYY-MM-DD HH:mm会生成
2023-11-21 10:30。
{{numFiles}}:自动替换为本次提交中更改的文件数量,例如“3个文件更新”。
{{hostname}}:自动替换为你的计算机名称。这对于多设备同步非常有用,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某次提交来自哪台设备。
{{files}}:列出本次提交中所有发生更改的文件名。
一个综合的提交信息模板可以是这样的:
自动备份 [{{hostname}}]: {{date:YYYY-MM-DD HH:mm}} - 变更 {{numFiles}} 个文件
Obsidian 不仅仅是一个笔记软件,更是一个可以伴随你成长的知识管理系统。从简单的笔记记录开始,逐步利用链接、插件和自定义功能,你可以将它打造成为专属于你的、强大的“第二大脑”。建议先从基础功能入手,熟练后再逐步探索插件世界,让工具真正为你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