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11-19 20:33 作者: 来源: 阅读:0
- 扫一扫,手机访问
摘要:一、核心知识点:命题到量词1. 命题与四种命题的关系命题定义: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如 “对顶角相等” 是真命题,“x>5” 不是命题,因 x 不确定)。四种命题(原命题为 “若 p 则 q”):逆命题:若 q 则 p;否命题:若 ¬p 则 ¬q;逆否命题:若 ¬q 则 ¬p。关键性质: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等价(高考常通过逆否命题判断复杂命题的真假)。例:原命题 “
一、核心知识点:命题到量词
1. 命题与四种命题的关系
- 命题定义: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如 “对顶角相等” 是真命题,“x>5” 不是命题,因 x 不确定)。
- 四种命题(原命题为 “若 p 则 q”):逆命题:若 q 则 p;否命题:若 ¬p 则 ¬q;逆否命题:若 ¬q 则 ¬p。
- 关键性质: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等价(高考常通过逆否命题判断复杂命题的真假)。例:原命题 “若 a>b,则 a²>b²” 为假(如 a=1,b=-2),其逆否命题 “若 a²≤b²,则 a≤b” 也为假,逻辑一致。
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高考高频考点!)
- 定义:若 p⇒q(p 成立则 q 必定成立),p 是 q 的充分条件(p “足够” 推出 q),q 是 p 的必要条件(q 是 p 成立的 “必不可少” 条件)。若 p⇔q(互推),p 是 q 的充要条件(如 “x=1” 是 “x²=1”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因 x=-1 也满足 x²=1)。
- 集合视角理解:p 对应集合 A,q 对应集合 B,若 A⊆B,则 p 是 q 的充分条件(A 是 B 的 “子集”,小范围推大范围)。
3. 逻辑联结词:“或”“且”“非”
- 复合命题真假:p∨q(或):一真即真(如 “3>2 或 3=2” 为真);p∧q(且):一假即假(如 “3>2 且 3<2” 为假);¬p(非):与 p 真假相反(如 p “所有鸟都会飞” 为假,¬p “存在鸟不会飞” 为真)。
- 注意:“非命题” 只否定结论,“否命题” 否定条件和结论(如原命题 “若 p 则 q”,非命题是 “若 p 则 ¬q”,否命题是 “若 ¬p 则 ¬q”)。
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易错重灾区!)
- 全称命题:∀x∈M,p (x)(如 “所有实数 x,x²≥0”),否定是 “∃x∈M,¬p (x)”(存在 x 使 x²<0,为假)。
- 特称命题:∃x∈M,p (x)(如 “存在 x∈R,x+1=0”),否定是 “∀x∈M,¬p (x)”(所有 x∈R,x+1≠0,为假)。
- 关键:量词否定 “两换”——∀换∃,p (x) 换 ¬p (x)(如 “∀x>0,x²>1” 的否定是 “∃x>0,x²≤1”)。
二、高考考向:三类典型题型拆解
1. 命题真假与四种命题
例:已知命题 p“若 a>b,则 a³>b³” 为真,下列命题中为真的是( )
A. 逆命题 B. 否命题 C. 逆否命题 D. 非命题
解析:原命题为真,逆否命题必为真;逆命题 “若 a³>b³,则 a>b” 也为真(因立方函数单调递增),但高考常考等价关系,直接选 C(注意:此题需具体分析,并非所有原命题为真逆命题都为真)。
2. 充分必要条件判断(结合不等式 / 函数)
例:“x>2” 是 “x²>4”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解析:x>2⇒x²>4,但 x²>4⇒x>2 或 x<-2,故 “x>2” 是小范围,选 A(用数轴法直观判断范围大小)。
3. 量词命题的否定
例:命题 “∀x∈N,x²≥x” 的否定是( )
A. ∀x∈N,x²<x B. ∃x∈N,x²<x C. ∀x∉N,x²<x D. ∃x∉N,x²<x
解析:全称命题否定是特称命题,量词∀换∃,结论 x²≥x 换 x²<x,选 B(易错点:忘记换量词或只换结论)。
三、一轮复习必避三大陷阱
- 条件关系颠倒:错误:认为 “p 是 q 的充分条件” 等价于 “q 是 p 的充分条件”(正确:p⇒q 中,p 是 q 的充分,q 是 p 的必要)。对策:记牢 “前推后是充分,后推前是必要”(p⇒q,p 在前是充分条件)。
- 非命题与否命题混淆:错误:命题 “若 x>1,则 x>0” 的否命题写成 “若 x≤1,则 x≤0”(正确否命题是 “若 x≤1,则 x≤0”,但非命题是 “若 x>1,则 x≤0”,注意区别)。对策:非命题只否定结论,否命题否定条件和结论,做题前先明确题目要找哪种命题。
- 量词否定不彻底:错误:“∃x∈R,x²+1<0” 的否定写成 “∀x∈R,x²+1>0”(正确否定是 “∀x∈R,x²+1≥0”,结论否定要彻底,< 变≥)。对策:量词命题否定时,先换量词(∀⇔∃),再否定结论(> 变≤,≥变 <,是变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