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摸鱼时体验了腾讯云的 CodeBuddy CLI,就感觉 AI 工具这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了。今天发现阿里云悄咪咪上线了 Qoder CLI,我这不得赶紧试试,毕竟谁不想在命令行里直接召唤个 AI 搭子,写代码、解决 bug、搭建项目都能一键搞定呢!
我既是个爱摸鱼的人,又特别追求效率,所以先帮大家探探路。这篇文章就带你们看看,Qoder CLI 到底是不是开发者的神器,值不值得目前就安装使用。

官方说它是 “命令行工具”,但在我看来,它更像是 “终端里的智能编程伙伴”。
Qoder 本身是个 AI 编码平台,它的厉害之处在于 “理解你的代码库,用系统化方式推进开发”。简单来讲,就是它比普通的 AI 代码生成器更懂代码的 “上下文”。列如你给它一段项目代码,它能知道 “你之前改了哪个字段”“这个函数的参数有啥坑”,不像有些工具只能从头开始写代码。
而 Qoder CLI 呢,就是把这个 “AI 搭子” 直接搬到了命令行里。它有三个超棒的特点:
✅ 轻量到极致:不用安装一堆依赖,对于我这种追求极简的开发者来说,简直太爽了。
✅ 跨平台使用:macOS 和 Linux 系统可以直接用,Windows 用户也能通过 npm 或者 Windows Terminal 来搞定(后面会详细说)。
✅ AI 能力满格:和 Qoder 平台的 AI 能力打通,在终端里就能和它交流,查资料、写代码、修改逻辑都不在话下。

官方文档说有三种安装方式:curl 脚本、Homebrew、NPM。我先试了最常用的 curl,结果在 Windows 的 Git Bash 里直接报错,提示 “这个安装包只适用于 Unix - like 系统”。
当时我都懵了,我可是装了 Node.js 的呀,难道说只能用 npm 安装?我赶紧翻之前的笔记,发现腾讯云 CodeBuddy 也提到 Windows 用户可以用 npm,那就试试吧!
正确的安装步骤(以 Windows 为例,别再走我的弯路啦):
安装完成后,直接输入 qodercli --version,能看到版本号 0.1.0,就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小插曲:虽然官网说支持 Windows,但在 Git Bash 里使用还是会提示 “只有 Windows Terminal 才支持”。我赶紧去微软商店下载了一个 Windows Terminal(免费的哦),打开后界面清爽多了,在命令行输入指令也不卡顿了。看来,工具得配上合适的环境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首次启动 Qoder CLI,它会自动提示你登录,输入 /login 就行。然后会跳转到浏览器,你可以用 GitHub、Google 账号或者手机号注册(我选的 GitHub,秒登)。
登录完成后就可以开始 “指挥” AI 啦。列如我想快速搭建一个 Node.js 的 Express API 服务,直接在终端里输入:
qodercli "生成一个用Express的Node.js API服务,包含GET /hello路由,返回JSON { message: 'Hello Qoder' }"
结果太惊喜了!不到 10 秒,Qoder CLI 就在当前目录生成了 server.js 文件,还附带了项目结构说明:
项目包含:
├── server.js # 主Express应用
├── package.json # 依赖配置,带启动脚本
└── 自动装了express依赖
启动命令:npm start,访问 http://localhost:3000/hello 就能看到返回
我赶紧安装依赖并运行:
npm install express
node server.js
打开浏览器,输入
http://localhost:3000/hello,屏幕上立马跳出 { message: 'Hello Qoder' },这感觉就像在玩 “AI 写代码” 的小游戏,太爽了!
用了两天,我发现它在这几个场景里简直能 “拯救你的发际线”:
列如你想试试新框架,不用先花半天时间进行 npm init、安装依赖、查阅文档,直接在终端里说:“帮我用 Vue3 + Pinia 搭个 TodoList”,Qoder CLI 分分钟就能生成代码,还会附带运行步骤。这对于新手来说,简直太友善了。
以前修改 bug 要切换到 IDE,再把代码复制到 AI 工具里。目前直接在终端里输入:“帮我看看这段代码为啥报错”,它能直接定位问题。我上周修改一个接口,在终端里问了句 “这里的参数为啥 undefined”,AI 秒回:“你是不是没处理空值?加个判断试试”,这比翻文档快了 10 倍。
以前用本地 IDE 运行大项目,内存直接飙到 8G。目前用 Qoder CLI 在云端运行(它支持远程执行),内存占用比 IDE 低 70%。在公司的 MacBook Air 上运行一个小服务,风扇都不转了,简直是 “电量杀手” 的救星。

Qoder CLI 并不是要取代 IDE,它更像是 “IDE 的快捷键组合”,在 “快速启动、临时救场、批量处理” 这些方面,比 IDE 灵活得多。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 “命令行重度依赖者”,或者想让 AI 工具帮你处理重复劳动、节省时间,那就赶紧去试试!记得安装 Windows Terminal,体验会更好哦。
互动一下:你平时最讨厌的开发环节是什么?评论区告知我,下次让 Qoder CLI 帮你 “一键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