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Transformer选用LayerNorm而不是BatchNorm?

  • 时间:2025-11-11 18:25 作者: 来源: 阅读:0
  • 扫一扫,手机访问
摘要:归一化是什么?它与标准化有什么区别?归一化是一种数据预处理技术,通过缩放数据特征到统范围(如0到1或者-1到1)以减少不同特征的量纲差异归一化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训练稳定性、加快收敛速度、提高模型表现标准化与归一化对比为什么要归一化?1.统一特征尺度若特征值范围相差很大,模型会更关注数值较大的特征,而忽略数值较小的特征,这会影响模型性能。通过归一化(如 Min-MaxScaling)将所有特征值缩放到

归一化是什么?它与标准化有什么区别?

归一化是一种数据预处理技术,通过缩放数据特征到统范围(如0到1或者-1到1)以减少不同特征的量纲差异

归一化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训练稳定性、加快收敛速度、提高模型表现

标准化与归一化对比

为什么Transformer选用LayerNorm而不是BatchNorm?

为什么要归一化?

1.统一特征尺度

若特征值范围相差很大,模型会更关注数值较大的特征,而忽略数值较小的特征,这会影响模型性能。

为什么Transformer选用LayerNorm而不是BatchNorm?

通过归一化(如 Min-MaxScaling)将所有特征值缩放到一样范围(例如[0,1]),可以保证模型对每个特征的权重更新更加平衡。

2.提高优化效率

梯度下降算法的收敛速度与输入数据的分布相关。

未归一化的数据可能导致等高线呈现拉长的椭圆形,而归一化后,等高线会更接近圆形,从而加快梯度下降的收敛速度。

假设目标函数为:

为什么Transformer选用LayerNorm而不是BatchNorm?

其中,H是特征协方差矩阵。

如果特征值分布差异较大(特征方差相差悬殊),H的条件数(特征值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会很大,导致梯度下降收慢。

归一化后,特征方差被标准化,H的条件数减小,优化过程更快收敛。

3.防止梯度消失或梯度爆炸

在深度学习中,激活函数(如 Sigmoid 或 Tanh)的导数对输入值的范围超级敏感。

如果输入值过大或过小,导数会趋近于0或无穷,导致梯度消失或爆炸。对于 Sigmoid 函数:

为什么Transformer选用LayerNorm而不是BatchNorm?

其导数为

为什么Transformer选用LayerNorm而不是BatchNorm?

为什么Transformer选用LayerNorm而不是BatchNorm?

通过归一化(如将输入值缩放到[0,1]或标准化为均值为0、方差为1),可以保证激活函数的输入范围更适中,梯度的数值稳定。

4.调整数据分布的一致性

许多模型(如线性回归、SVM、深度学习)假设输入特征分布接近标准正态分布(均值为0,方差为1)。

未归一化的数据可能偏离这种假设,影响模型性能。假设特征x的分布是非标准正态分布,通过Z-score标准化:

为什么Transformer选用LayerNorm而不是BatchNorm?

为什么Transformer选用LayerNorm而不是BatchNorm?

5.正则化约束公平,提升泛化能力

归一化还可以间接影响正则化项的权重,避免正则化的偏倚。

在线性回归中,带正则化的损失函数为:

为什么Transformer选用LayerNorm而不是BatchNorm?

如果特征X的值范围不一致,则正则化项会对某些特征权重施加更大的约束,影响模型的泛化能力。

归一化后,特征X的值范围一致,正则化项对每个特征权重的约束更加公平。

6.归一化在不同情境的区别

数据预处理中的归一化

(如Min-MaxScaling、Z-Score)主要作用是统一特征尺度,提高优化效率

模型训练中归一化

(如 Batch Normalization、LayerNormalization)可以动态调整数据分布,缓解梯度问题并增强泛化能力

为什么Transformer选用LayerNorm而不是BatchNorm?

大模型层归一化:

一句话定义:在 Transformer 模型中,归一化层(Norm)是确保模型训练稳定性和性能的关键组件,主要采用层归一化(Layer Normalization, LN)。

1.Norm的位置与作用

在 Transformer 的编码器和解码器层中,每个子层(如自注意力、前馈神经网络)后均包含Add & Norm操作:

Add(残差连接):将子层输入与输出相加,公式为x+Sublayer(x)。

Norm(层归一化):对相加后的结果进行归一化,缓解梯度消失/爆炸问题,稳定训练。

2.层归一化(LayerNorm)的原理

为什么Transformer选用LayerNorm而不是BatchNorm?

归一化维度:对每个样本的特征维度独立归一化。

3.Pre-LN与Post-LN结构

Post-LN(原始Transformer):

先残差连接,后归一化。公式为 LayerNorm(x+Sublayer(x))。

优势: 与原始设计一致,广泛使用。

缺点: 深层模型训练时梯度可能不稳定。

Pre-LN(改善变体):

先归一化,再进入子层并残差连接。公式为x+Sublayer(LayerNorm(x))

优势: 梯度更稳定,易于训练深层模型(如GPT系列)

缺点: 可能略微改变模型表明能力

Post-LN(原始Transformer):

先残差连接,后归一化。公式为 LayerNorm(x+Sublayer(x))

优势: 与原始设计一致,广泛使用。

缺点: 深层模型训练时梯度可能不稳定

Pre-LN(改善变体):

先归一化,再进入子层并残差连接。公式为x+Sublayer(LayerNorm(x))

优势: 梯度更稳定,易于训练深层模型(如GPT系列)。

缺点: 可能略微改变模型表明能力。

4.高频面试题

为什么Transformer选择LayerNorm而非BatchNorm?

层归一化在 Transformer 中的作用是什么?

归一化和标准化有什么区别?

5.Code: 手撕归一化

为什么Transformer选用LayerNorm而不是BatchNorm?

LayerNorm与BatchNorm对比

一、BatchNorm原理与公式

核心思想: 对每个特征维度跨批次样本进行归一化,使网络各层输入的分布更稳定。

公式推导

为什么Transformer选用LayerNorm而不是BatchNorm?

BatchNorm适用场景: 图像分类(CNN)、大批次训练。

二、LayerNorm原理与公式

核心思想: 对单个样本的所有特征进行归一化,消除批次依赖性。

公式推导

为什么Transformer选用LayerNorm而不是BatchNorm?

LayerNorm适用场景: 自然语言处理(Transformer)、小批次/变长序列。

三、关键区别

为什么Transformer选用LayerNorm而不是BatchNorm?

四、BN的缺点和LN的优势

BN的局限性:

批量大小依赖性: BatchNorm的表现依赖于批量的大小。

当批量大小较小或序列长度不一致时,它的统计量可能不稳定,从而影响模型的训练效果。

推理阶段: 在推理阶段,BatchNorm需要用到训练阶段的均值和方差进行归一化,这增加了推理的复杂性和开销。

LayerNorm在训练和推理阶段的表现一致,由于它的归一化是基于每个样本的特征,而不是批量统计。

LN的优势:

独立于批量大小: LayerNorm不受批量大小的影响,对于处理变长序列数据超级合适。

更稳定的训练: 由于LayerNorm在每个样本的特征维度上进行归一化,模型在处理每个样本时的行为是一致的,这使得训练过程更稳定。

简化推理过程: LaverNorm在训练和推理阶段的行为一致,不需要额外的训练阶段统计量,因此推理过程更简单高效。

总结来说,Transformer使用LayerNorm而不是BatchNorm,主要是由于LayerNorm更适合处理变长序列数据。

并且在训练和推理阶段的一致性上具有优势。这使得LayerNorm在Transformer架构中能更好地支持自注意力机制的动态特性。

  • 全部评论(0)
最新发布的资讯信息
【系统环境|】最低 2 美元,这 55 款 macOS & Windows 应用一次全都入手(2025-11-11 22:01)
【系统环境|】SCI期刊对论文图片有哪些要求?(2025-11-11 22:00)
【系统环境|】论文缩写大全,拿走不谢(2025-11-11 22:00)
【系统环境|】阿甘正传高频词整理 GRE托福四六级词汇整理(2025-11-11 21:59)
【系统环境|】矢量图形编辑应用程序-WinFIG(2025-11-11 21:59)
【系统环境|】Figma上市首日暴涨250%的深层逻辑:为什么AI时代协作平台更加不可替代?(2025-11-11 21:58)
【系统环境|】FigJam是什么?一文读懂在线白板软件的方方面面!(2025-11-11 21:58)
【系统环境|】在windows上有什么好用的书写白板软件?(2025-11-11 21:57)
【系统环境|】Docker基础应用之nginx(2025-11-11 21:57)
【系统环境|】VS Code 新手必装插件清单(2025-11-11 21:56)
手机二维码手机访问领取大礼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