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xAI又搞大动作了!这次直接把爪子伸向了英伟达,挖走俩核心研究员,正式冲进“世界模型”这场混战里,还不忘提一嘴2026年底要出AI生成游戏的目标,估计Meta和Google DeepMind看了都得懵:这是冲我们来的?
xAI这次挖人挺会挑的,不是随意找俩技术员凑数。
第一个是Zeeshan Patel,UC伯克利的硕士,之前在苹果AI/ML部门待过,后来才去的英伟达研究院。

你猜他在英伟达干嘛?专门搞生成式世界模型和大规模多模态模型,还深度参与了Omniverse平台的开发,这平台可是英伟达的宝贝,号称“数字平行宇宙”,能精准模拟现实里的物理规律,AI不用碰现实,在里面就能学怎么跟世界互动。
这不正好是世界模型需要的核心能力嘛,xAI这眼光够毒的。
另一个叫EthanHe,背景更亮眼。
本科是西安交大的,后来去CMU读计算机视觉硕士,还拿了满绩毕业。

目前他Google Scholar上的被引次数都快8500了,实力摆在那。
他之前在FacebookAI做视频基础模型,2023年去了英伟达后,就主攻MoE模型和世界模型,今年7月刚跳槽到xAI。
本来想琢磨这俩人有啥共同点,后来发现他俩都参与过Omniverse的核心开发,xAI这是精准拿捏了英伟达的技术命脉啊。

实则xAI挖这俩人,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想要的是他们手里掌握的Omniverse技术。
Omniverse这东西真不是噱头,英伟达2024年的技术白皮书里提过,目前已经有500多家企业用它,像宝马、丰田这些车企,用它训练自动驾驶,周期都缩短了不少。
世界模型要让AI在虚拟里模拟现实,Omniverse刚好能提供这套成熟的物理仿真系统。
xAI内部人士也透了口风,马斯克就是想把英伟达在图形和物理模拟上的积累,直接搬到自己的世界模型里。

如此看来,xAI这步“挖人借技”的操作,比自己从零开始研发要省太多事了,就是不知道英伟达看了会不会心疼。
搞清楚xAI怎么入场的,就得说说目前世界模型这赛道有多热闹。
不是我夸张,近两年全球AI巨头都在往这挤,毕竟这东西被业内看作是AGI(通用人工智能)的核心底座。
李飞飞对世界模型的说法挺透彻,她说这不是让AI光处理文本,而是要让AI真能理解3D物理世界,列如懂3D结构、形状,还能推理,这样才能推动机器人、虚拟世界这些领域发展。

GoogleDeepMind早出了个Genie3,给张图或者一段文字,就能生成能交互的2D游戏世界,Meta搞了个V-JEPA-2,能让模型预测视频未来帧,懂物理因果,列如知道杯子掉地上会碎,英伟达自己也没闲着,用Omniverse强化世界模型,帮亚马逊训练机器人。
xAI目前入局,等于是闯进了一个已经很卷的赛场,压力不小啊。

为啥xAI一上来就盯着游戏?看StabilityAI创始人EMostaque在上发的数据就懂了:今年OpenAI收入大致100亿美元,可视频游戏行业收入能到2000亿美元,差了20倍呢。
马斯克又不傻,肯定知道这市场有多大。
而且他早就定了目标,2026年底要出AI生成游戏,目前xAI团队正在试着重构3D场景,让场景能根据玩家行为实时变,列如玩家选了走左边的山洞,AI立马就能生成对应的山洞结构和怪物,这跟他的目标刚好对上。

有用户在上留言说“AI搞游戏开发效率高,能让创造力自由流动”,这话我还挺认同的,毕竟传统游戏做个场景要花不少时间,AI说不定真能打破这个瓶颈。
为了这事,xAI还在组一个全模态团队,专门研究图像、视频、音频的理解和生成。
最有意思的是他们还招“电子游戏导师”,时薪45到100美元,就教模型怎么玩游戏、怎么设计任务、怎么搭可交互世界。

这思路挺新鲜的,本来以为AI都是自己学,没想到还得请人类专家当老师,不过仔细想,模型得先懂游戏机制,才能生成好游戏,这步可能还真少不了。
实则xAI搞世界模型,不只是为了做游戏。
马斯克之前说过,xAI的使命是“让AI理解宇宙的本质”,而世界模型就是必经之路。
等模型能在虚拟里模拟现实了,不光能做游戏,还能驱动机器人、自动驾驶,甚至具身智能,就是能跟物理世界互动的AI。

更关键的是,xAI跟特斯拉、Neuralink、能串起来:特斯拉有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数据,能给模型喂数据,Neuralink搞脑机接口,后来可能能让人类跟AI游戏更互动,是社交平台,能收用户反馈。
如此一来,马斯克的AI帝国不就闭环了嘛?这野心可真不小。
总的来说,xAI入局世界模型不是瞎凑热闹,从挖英伟达的人借技术,到选游戏赛道抓市场,再到跟其他业务协同,每一步都挺有章法。

后来这世界模型的混战肯定更激烈,就看2026年xAI的游戏能不能如期出来。
要是成了,说不定真能改变AI的商业化玩法,就算不成,这波操作也让行业看到了世界模型的潜力,也让大家更期待AGI到底离我们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