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久了,广告比消息还多?
解锁弹、看剧弹、连充电都弹,这根本不是手机,是广告牌!

别再一个个手动关了,治标不治本。
这些烦人的广告,许多并非APP本身所为,而是开发者在应用里嵌入了第三方的“广告SDK”牟利,这才是真正的“万恶之源”。
所以,我们的目标不是跟APP斗,而是直接切断这些SDK的作恶途径。

安卓手机尤其要警惕“悬浮窗”和“后台弹出界面”这两个权限,它们是弹窗广告的“尚方宝剑”。
在应用权限管理里,除了关通知,这两个必须关掉。
更要命的是,有些流氓软件会诱导你开启“无障碍服务”权限,或者把自己激活成“设备管理器”,让你卸都卸不掉。
遇到这种情况,就得去设置里找到对应选项,先撤销激活再卸载。

苹果的“允许App请求跟踪”功能也得说清楚。
关掉它,不只是收不到广告,而是禁止了APP将你的行为数据(列如你浏览了什么商品)分享给其他公司。
这样一来,你就不会在A应用搜了鞋子,B应用立马给你推荐同款了,从根源上保护隐私,减少广告的精准打击。
怎么快速揪出是哪个APP在弹广告?

安卓用户别再靠猜了。
去应用商店搜“弹窗检测”或类似工具,它能记录下每次弹窗的来源APP,一抓一个准。
有些恶意软件甚至在桌面没有图标,专门躲在后台弹广告,用这种工具就能把它挖出来。

想一劳永逸,还有个大杀器:私人DNS。
安卓9及以上版本,在设置里搜索“私人DNS”,选择“指定私人DNS提供商”,然后输入 `dns.adguard.com` 或 `dot.asecdns.com` 并保存。
这一步操作能从网络层面直接屏蔽大量广告请求,无论你看新闻还是用工具APP,里面的广告位许多会直接变空白,效果拔群。
苹果用户则可以在App Store下载广告拦截器,然后在“设置→Safari浏览器→扩展”里开启它,上网体验会清爽许多。

这套组合拳下来,手机基本就清净了。
尤其是那个私人DNS,简直是神器,谁用谁知道。
当然,有些视频APP开头那种广告是视频流的一部分,这种就没办法了,除非用特殊版本,但有风险。
反正大部分牛皮癣广告都能搞定。手机是自己的,凭啥让广告商当主人?
赶紧动手试试,别让手机再当免费广告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