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店外条码(原印码)
定义:商品生产阶段已印制于外包装的国际通用条形码(EAN-13/UCC-12)。
实战:扫码即辨真伪,跨境直采唯一依据;若与系统不符,立即启动“条码差异单”流程。
2. 店内码
定义:门店为变价、组合装或生鲜称重品自编的临时条码(前缀2/20-29)。
实战:须在国家备案,30天内完成系统映射;促销结束后48小时内作废,避免重码。
3. POP广告
定义:Point of Purchase,购买点广告,含手绘、喷绘、数字屏。
实战:遵循“3秒原则”——字体≥28pt,色块对比度≥60%,KT板厚度≥5mm防翘边。
4. DM海报(Direct Mail)
定义:周期快讯商品广告,一般14天一档。
实战:印量=近30天交易笔数×1.2;封面单品≤3个,毛利率≥12%且库存≥3天销量。
5. 端架
定义:货架两端1.2m宽特殊陈列面,属“黄金磁石点”。
实战:端架费=月均销售额×1.5%-3%;新品上架前3天须完成“100%前进陈列”。
6. TG(Together)
定义:标准堆头平台,长100cm×宽80/100cm×高60cm。
实战:承重≥500kg,台面倾斜≤3°;地贴半径50cm内禁止存放其他SKU,防止视觉干扰。
7. 堆头(Pallet Display)
定义:地堆、箱堆、花车总称,含品牌付费与商场让利两种模式。
实战:八种法定用途——新店、特卖、季节、自有品牌、付费陈列、限量限时、滞销清库、大季节品;须单独建“堆头费用台账”,月度财务对账。
8. 换档
定义:促销档期更换,一般14±2天。
实战:T-3日完成“旧档下架+新档价签”,T-1日22:00系统生效;错档单品按“价格错误”处理,差额由责任人承担。
9. 理货
定义:将商品按既定标准排列,确保前进陈列、纵向色号、横向价格带。
实战:采用“4F”原则——Forward(前进)、Facing(面向)、Fill(满排)、Fresh(先进先出)。
10. 补货
定义:定时或不定时将商品补充至满排面。
实战:低峰期≥90%满排,高峰期见缺即补;补货车限速1.5m/s,禁止同时打开两侧车门。
11. 价格卡(Price Tag)
定义:含常规售价、会员价、单位价(/kg、/L)的标牌。
实战:统一模板,字体黑体28pt;错位≤2mm,一货一签,促销结束30分钟内撤下。
12. 消磁
定义:去除商品防盗标签磁性,分软标(台消)与硬标(钳消)。
实战:消磁高度≤5cm,速度≤30cm/s;未消磁通过防损门报警率须<0.1‰/日。
13. 盘点
定义:定期或临时对库存实物数量进行清查。
实战:四种类型——抽样(突击)、临时(专项)、年终(全面)、循环(信息化);差异率目标:生鲜≤0.5%,百货≤0.3%。
14. 补损
定义:供应商免费补偿因变质/损坏造成的损耗。
实战:须走“补损入库单”,金额不计入进货成本;月度补损率≤销售额的0.8%,超标启动供应商约谈。
15.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定义: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实战:订单、发票、发货通知单三单匹配,异常自动抛转;传输失败率≤0.05%,T+1日内人工补录。
16. 订单号码
定义:向供应商要货每批订单的唯一编号。
实战:编码规则:门店码(2位)+年(2位)+月(2位)+流水(4位),共10位;漏号、重号系统自动拦截。
17. 商品周转率
定义:销售额与平均库存额的比值,反映资金效率。
实战:周转次数=销售额/平均库存;周转天数=365/次数。生鲜目标≤3天,百货≤30天,逾期启动停购。
18. 商品库存周期
定义:平均库存额÷平均日销售额,以日计算。
实战:系统自动预警——超45天黄色、超60天红色,红色单品强制清退或降价促销。
19. 品类(Category)
定义:满足类似消费者需求的一组商品和服务集合。
实战:按“消费者决策树”拆解:功能→品牌→价格→规格;品类角色分:目标性、常规性、季节性、便利性。
20. 单品(SKU)
定义:品牌、型号、规格、包装、价格等任一属性不同即视为新SKU。
实战:系统建档需维护14项属性;SKU贡献度=销售额占比×毛利率占比,TOP20%为A类,重点资源倾斜。
——背熟这20条,系统操作不迷路,供应商沟通不卡壳,老板问起来能对答如流。
#县城超市##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