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遇到过这些场景:
Docker 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环境一致性和资源隔离的核心痛点。它通过容器化技术,把应用和依赖打包成标准化单元,实现「一次构建,到处运行」。
许多人会问:「虚拟机也能隔离环境,为啥要用 Docker?」看这张对比表就懂了:
维度  | Docker 容器  | 传统虚拟机(VM)  | 
架构  | 共享宿主机内核  | 自带完整操作系统  | 
启动速度  | 秒级(无需加载 OS)  | 分钟级(需启动完整 OS)  | 
资源占用  | 轻量(MB 级)  | 笨重(GB 级)  | 
隔离性  | 进程级隔离(够用)  | 硬件级隔离(更强)  | 
适用场景  | 微服务、CI/CD、轻量应用  | 传统企业应用、多 OS 需求  | 
简单说:Docker 是「集装箱」,虚拟机是「货运卡车」—— 前者只装应用及配件,后者连车头带司机全配齐。
bash
# 1. 卸载旧版本
sudo apt-get remove docker-ce docker-ce-cli containerd.io
# 2. 安装依赖工具
sudo apt-get install apt-transport-https ca-certificates curl gnupg lsb-release
# 3. 添加阿里云镜像源(国内下载更快)
curl -fsSL https://mirrors.aliyun.com/docker-ce/linux/ubuntu/gpg | sudo apt-key add -
sudo add-apt-repository "deb [arch=amd64] https://mirrors.aliyun.com/docker-ce/linux/ubuntu $(lsb_release -cs) stable"
# 4. 安装并启动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docker-ce docker-ce-cli containerd.io
sudo systemctl start docker # 启动服务
sudo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 开机自启
# 5. 验证安装(出现版本信息即成功)
docker --version场景  | 命令示例  | 
拉取镜像  | docker pull redis:7.0(拉取 Redis 7.0 版本)  | 
启动容器  | docker run -d -p 6379:6379 --name myredis redis:7.0(后台运行,端口映射,命名容器)  | 
查看运行中容器  | docker ps  | 
进入容器内部  | docker exec -it myredis /bin/bash(以交互模式进入容器)  | 
停止容器  | docker stop myredis  | 
参数说明:
团队统一使用 Docker 镜像搭建开发环境,避免「我这能跑」的尴尬,列如:bash
# 前端开发者直接拉取含Node+Webpack的镜像
docker pull node:18-alpine代码提交后,自动在 Docker 容器中构建、测试、打包,确保每个环节环境一致,大幅缩短上线周期。
把微服务拆分成多个容器(如订单服务、支付服务),单独部署和扩容,列如用 Docker Compose 管理多容器应用。
Docker 的核心价值是「环境一致性」和「资源高效利用」,它不是虚拟机的替代品,而是互补技术 —— 轻量应用用 Docker,需强隔离的传统应用用 VM。 进阶学习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