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现一个典型的线上Spring Bean对象的线程安全问题(附三种处理办法)
来源:程序汪丶     阅读:449
云上智慧
发布于 2019-08-22 03:26
查看主页

问题复现

假设线上是一个典型的Spring Boot Web项目,某一块业务的解决逻辑为:

接受一个name字符串参数,而后将该值赋予给一个注入的bean对象,修改bean对象的name属性后再返回,期间我们用了 Thread.sleep(300) 来模拟线上的高耗时业务

代码如下:

@RestController@RequestMapping("name")public class NameController {    @Autowired    private NameService nameService;    @RequestMapping("")    public String changeAndReadName (@RequestParam String nam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get new request: " + name);        nameService.setName(name);        Thread.sleep(300);        return nameService.getName();    }}

上述的nameService也非常简单,一个普通的Spring Service对象

具体代码如下所示:

@Servicepublic class NameService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NameService() {    }    public NameServic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NameService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return this;    }}

相信使用过Spring Boot的伙伴们对这段代码不会有什么疑问,实际运行也没有问题,测试也能跑通,但真的上线后,里面却会产生一个线程安全问题

不相信的话,我们通过线程池,开200个线程来测试NameController即可以复现出来

测试代码如下

    @Test    public void changeAndReadName() throws Exception {        ThreadPoolExecutor poolExecutor = new ThreadPoolExecutor(200, 300 , 2000, TimeUnit.SECONDS, new ArrayBlockingQueue<Runnable>(200));        for (int i = 0; i < 200; i++) {            poolExecutor.execute(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begin");                        Map<String, String> headers = new HashMap<String, String>();                        Map<String, String> querys = new HashMap<String, String>();                        querys.put("name",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headers.put("Content-Type", "text/plain;charset=UTF-8");                        HttpResponse response = HttpTool.doGet("http://localhost:8080",                                "/name",                                "GET",                                headers,                                querys);                        String res = EntityUtils.toString(response.getEntity());                        if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equals(res)) {                            System.out.println("WE FIND BUG !!!");                            Assert.assertEquals(true, false);                        } els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get received " + res);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while(true) {            Thread.sleep(100);        }    }

这段测试代码,启动200个线程,对NameController进行测试,每一个线程将自己的线程名作为参数提交,并对返回结果进行断言,假如返回的值与提交的值不匹配,那么抛出AssertNotEquals异常

实际测试后,我们可以发现200个线程近乎一半以上都会抛出异常

问题产生起因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当一个线程,向 http://localhost:8080/name 发出请求时,线上的Spring Boot服务,会通过其内置的Tomcat 8.5来接收这个请求

而在Tomcat 8.5中,默认采用的是NIO的实现方式,及每次请求对应一个服务端线程,而后这个服务端的线程,再分配到对应的servlet来解决请求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并发的200次用户端请求,进入NameController执行请求的,也是分为200个不同的服务端线程来解决

但是Spring提供的Bean对象,并没有默认实现它的线程安全性,即默认状态下,我们的NameController跟NameService都属于单例对象

这下应该很好解释了,200个线程同时操作2个单例对象(一个NameController对象,一个NameService对象),在没有采用任何锁机制的情况下,不产生线程安全问题是不可能的(除非是状态无关性操作)

问题处理办法

按照标题说明的,我这里提供三种处理办法,分别是

接下来对每个处理办法进行说明,包括他们各自的优缺点

synchronized修饰方法

使用synchronized来是修饰可能会产生线程安全问题的方法,应该是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同时也是最简单的处理办法,我们仅仅需要在 public String changeAndReadName (@RequestParam String name) 这个方法上,添加一个synchronized进行修饰就可

实际测试,这样的确能处理问题,但是各位能否可以再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再来运行测试代码的时候,发现程序运行效率大大降低,由于每一个线程必需等待前一个线程完成changeAndReadName()方法的所有逻辑后才可以运行,而这段逻辑中,就包含了我们用来模拟高耗时业务的 Thread.sleep(300),但它跟我们的线程安全没有什么关系

这种情况下,我们即可以使用第二种方法来处理问题

synchronized代码块

实际的线上逻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确保线程安全的代码,跟高耗时的代码(比方说调用第三方api),很不恰巧的写在同一个方法中

那么这种情况下,使用synchronized代码块,而不是直接修饰方法会来得高效的多

具体处理代码如下:

    @RequestMapping("")    public String changeAndReadName (@RequestParam String nam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get new request: " + name);        String result = "";        synchronized (this) {            nameService.setName(name);            result = nameService.getName();        }        Thread.sleep(300);        return result;    }

再次运行测试代码,我们可以发现效率问题基本处理,但是缺点是需要我们自己把握好哪一块是可能出现线程安全问题的代码(而实际的线上逻辑可能非常复杂,这一块不好把握)

改变bean对象的作用域

现在非常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我们连高耗时代码也是状态相关性的,而同时也需要保证效率问题,那么这种情况下就只能通过牺牲一些的内存来处理问题了

大概思路就是通过改变bean对象的作用域,让每一个服务端线程对应一个新的bean对象来解决逻辑,通过彼此之间互不相关来回避线程安全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bean对象的作用域有哪些,请见下表

作用域说明
singleton默认的作用域,这种情况下的bean都会被定义为一个单例对象,该对象的生命周期是与Spring IOC容器一致的(但出于Spring懒加载机制,只有在第一次被使用时才会创立)
prototypebean被定义为在每次注入时都会创立一个新的对象
requestbean被定义为在每个HTTP请求中创立一个单例对象,也就是说在单个请求中都会复用这一个单例对象
sessionbean被定义为在一个session的生命周期内创立一个单例对象
applicationbean被定义为在ServletContext的生命周期中复用一个单例对象
websocketbean被定义为在websocket的生命周期中复用一个单例对象

清楚bean对象的作用域后,接下来我们就只要要考虑一个问题:修改哪些bean的作用域?

前面我已经解释过,这个案例中,200个服务端线程,在默认情况下是操作2个单例bean对象,分别是NameController和NameService(没错,在Spring Boot下,Controller默认也是单例对象)

那么是不是直接将NameController和NameServie设置为prototype即可以了呢?

假如您的项目是用的Struts2,那么这样做没有任何疑问,但是在Spring MVC下会严重影响性能,由于Struts2对请求的阻拦是基于类,而Spring MVC则是基于方法

所以我们应该将NameController的作用域设置为request,将NameService设置为prototype来处理

具体操作代码如下

@RestController@RequestMapping("name")@Scope("request")public class NameController {}
@Service@Scope("prototype")public class NameService {}

最后

在此我向大家推荐一个架构学习交流圈。点击加入交流圈 里面资深架构师会分享少量整理好的录制视频录像和BATJ面试题:有Spring,MyBatis,Netty源码分析,高并发、高性能、分布式、微服务架构的原理,JVM性能优化、分布式架构等这些成为架构师必备的知识体系。还能领取免费的学习资源,目前受益良多。

注:
作者:liumapp0
原文:https://blog.51cto.com/14483562/2426600

免责声明:本文为用户发表,不代表网站立场,仅供参考,不构成引导等用途。 系统环境 服务器应用
相关推荐
SQL FORMAT() 函数
记 一次线上问题的排查和处理
学习编程技术常见的疑问,你敢说你没有过吗?
Python与SQL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比照,到底孰强孰弱?
Python3机器学习实践:决策树CART
首页
搜索
订单
购物车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