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TCP拆包粘包问题
来源:若丨寒     阅读:693
源码超市
发布于 2019-06-11 01:43
查看主页

对于刚接触TCP网络编程的人有时候碰到少量问题,比方当客服端发送一串消息到服务端,服务端只收到消息的一半,或者者当连续发送两个消息到服务端,服务端同时收到这两个消息但无法解析。这就是今天要讲的TCP拆包粘包现象。

拆包粘包产生的起因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图进行说明

1.图一是正常的情况下包的发送和接受,用户端发送p1,p2包,服务端先后接受到p1,p2包,没有发生粘包和拆包。

2.图二是发生了拆包的现象。用户端发送p1,p2包,用户端对p1拆包分成p1_1和p1_2,服务端先后收到p1_1,p1_2和p2包。 拆包发生起因分2种情况:

  1. 发送的数据大于套接字缓冲区剩余大小。
  2. 发送的数据大于MTU(最大传输单元)大小。

在TCP通讯协议中TCP的每个包的头的长度都是固定的,总长度不能超过MTU(最大传输单元),且数据长度不能超过MSS(MSS=MTU-20bytes(IP包头)-20bytes(TCP包头))。假如超过了MTU系统会进行拆包解决。以图二举个例子:

3.图三是发生了粘包的现象。用户端发送p1,p2包,p1,p2包到达接收端的缓存,服务端应用读取缓存时无法区分p1,p2各自的大小。由于在TCP通讯协议中TCP是面向流的,包和包之间没有界限。粘包可发生在发送端也可发生在接收端以图三各举例子:

处理方案

无论拆包还是粘包本质问题都是无法区分包界限,处理包界限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消息数据的定长,比方定长100字节,不足补空格,接收方收到后解析100字节数据即为完整数据。但这样的做的缺点是白费了部分存储空间和带宽。
  2. 消息数据使用特定分割符区分界限,比方使用换号符号做分割。
  3. 把消息数据分成消息头和消息体,消息头带消息的长度,接收方收到后根据消息头中的长度解析数据。

在实际开发中很多网络框架对TCP拆包粘包问题的处理做了很多支持,比方netty中LineBasedFrameDecoder解析器就是利用换号符号做分割。

免责声明:本文为用户发表,不代表网站立场,仅供参考,不构成引导等用途。 系统环境 服务器应用
相关推荐
JSBridge(Android和IOS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5个相见恨晚的Linux命令
Python 机器学习的利器(2)
微信小程序自己设置组件(Toast)
屏幕上内容到底是怎么画出来的 —— Android View 工作原理详解
首页
搜索
订单
购物车
我的